世间所有相遇 都是久别重逢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白落梅女士的这句话,值得品味。 我们常用一些词,一些谚语,它们蕴含着强烈地时间对比的味道。比如“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跟您交谈一会工夫,就觉得比自己苦读十年多得到的道理还受用,真是美妙不穷。还有刹那之间,至死方休。人生苦短不足百年,但真正改变你的心智的事情,值得留恋的可爱的人们,不足寥寥。 我是深为赞同布列松“决定性瞬间”理论的。如果把我们的一生视作跨越数十年的电影,关键帧就那几个。 那么,在关键帧之间,大把的时光里,你我在做什么?答案是犯糊涂。我们一次次固执地坚持自己的一个观念,一个想法,直到下一个时间点,你发现经年四十而知三十九年非。过去的那个你永远是错误的,幼稚的,不可理喻的。 如果我们转而回想身边的朋友,敌人,你跟另外一个人的关系怎样,也取决于那么几个关键帧。我相信,你的生活经历会出现两种情况:相识多年,却是熟悉的陌生人,直到某一天一个意外的场合,你们交心恳谈,忽然发现与对方像是久别的故人,相见恨晚;又有一种情况是,你们熟知多年,早以为不分彼我,却因为对方一件小事,一句随口的话,让你发现身边的人是陌生人。你猛然发现,那个人其实是你幻想出来的形象,与他无关。戳破梦的那个人不是对方,是逐渐睡醒的你自己。 假如你们有机会,再次相遇,你们之间时间的维度可以是一天,可以是一年,十年,二十年,你们都是久别重逢。因为在这样的认知下,你与对方分隔时间的长短已经不重要,你和对方有没有改变很重要。无论从生理学还是哲学的角度,下一秒的你也不是上一秒的你,久别重逢的人不也是在下意识寻找变化之处吗?别来无恙? “久别重逢”毕竟带给我们的是欣喜,是感动。不过我倒不介意在世间与另一个人的久别相遇。因为,即便是每一天你起床走到镜子前,都是一次久别重逢。

第87期:从中国大妈到网络暴力

这期话题的引子是中国大妈。据美国《侨报》报道,日前一支华人舞蹈队在纽约布鲁克林的日落公园排练时,遭到附近居民的多次报警,警员将领队王女士铐起来并开传票,理由是:“在公园内没理由地制造噪音。”这是一件华人入乡但未随俗的小例子。入乡随俗要按规矩办事而不是按习惯办事。事实上我们节目做好的当天,又一则新闻也是关于华人的习惯,“随着盛夏到来,一些纽约华人在沿街阳台或花园晾晒内衣内裤也遭邻居投诉。对此美国警方表示,尽管没有法律禁止在私人阳台上晾晒内衣内裤,但接到投诉后,警方同样会上门执法与劝阻。” 在公共场合,每个人所利用的都是你纳税所应当享受的“公共资源”,每个人的权利都是相同的。只不过我们对很多侵犯自己利益的行为习以为常,或者敢怒不敢言,以至于令这些成为“习俗”。比如地铁上肆无忌惮的熊孩子,电影院里打手机,婚丧嫁娶的各种扰民。我们很少会去报警或理论,因为习以为常。 除了生活中的公共资源,网络也是一种公共资源,我们对网络暴力更是习以为常。这在国外也是一害。英国首相卡梅伦8日称,针对日益增多的网络暴力,网站运营商必须“开始行动”,确保上网者免于遭受网络暴力,避免少女汉娜·史密斯自杀这类悲剧再次发生。汉娜数月前在一个社交网站注册并上传自己的照片,却遭到恶毒的谩骂,后不堪重负上吊自杀。在中国,一些不经意的关键词就会引来网络围攻,比如吃狗肉,外地人,郭敬明等等。如果我们只是习以为常,让之成为“习俗”,就必须承受网络暴力肆虐的后果。但如何监管网络暴力?who know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