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第一次听说比特币。 中本聪提出的去中心化理念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找来中本聪的创世论文,仔细地读了一遍。我还到中本聪早期活跃的bitcointalk论坛,翻遍了他写的所有帖子。 经过五六年的风雨,见证过比特币无数次的过山车行情。现在,ICO项目遍地开花,行业都在谈所谓的第三代区块链概念了。 心里少了些波动,更多的是冷眼旁观。 炒虚拟货币,至少让我懂了5件事: 1.每个炒股的人,炒币的散户,都觉得自己比其他玩家聪明,都觉得能把别人的钱挣到自己的腰包。现在我清醒了,我是一个普通人,我只是有良好的自我感觉,别把自己太当回事。 2.止赢和止损同样重要。谁不想一夜暴富?谁不想靠炒币翻身,再不用上班挤地铁,换个更大的房子,换更好的车,不再看老板脸色?我现在懂了一个道理,就是要降低自己的预期收益率。如果每年能有10%的收益,已经打败大多数人了。老哥,求稳比求暴富更实在。 3.家人比炒币重要。听起来很煽情,但它是我的真心话。为了炒币,每天盯着电脑屏幕行情,手机刷各种区块链资讯应用,我还有自己的生活吗?人生只有一辈子,赚钱当然是好事,但赚钱是图什么呢?不就是图享受生活吗?即使现在还没暴富翻身,就不能享受生活了吗?我在深夜里,仔细思考了这些问题,最后认为自己本末倒置了,技术是冷冰冰的,市场是无情的。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平凡,但温暖。后来读《股票大作手回忆录》,发现作者在结尾说了类似的感悟。 4.别信任何专家的话。这一点和股市一样,如今的币圈水深,利益集团太多,水军盛行。你以为看到的是所谓独立社区作者的个人言论,很多其实是收了钱的,包装得好看一点而已。你的直觉,也许比所谓的专家更靠谱。 5.节点投票的意义远不止利益回报那么简单。很多家在竞争共识节点,也许你就是参与者。可是你想过没有,共识节点投票的意义,根本不止是区块链这个垂直行业的利益分配。也许未来二十年,我们生活的这个国家的格局,会因为共识节点而改变。因为它真正地让民众,从实际行动层面,做了最接近民主投票的行为。它的社会意义,对整个国家意识形态的冲击,是影响深远的。 因为,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他们正在经历父辈未敢有的时代大变局。
thoughts on trading:比特币、腾讯股票、港股、莱特币
几年前,在比特币从历史高位5800元一路下跌的过程中,我亢奋,我对bitcoin理念充满执著,我担心失去低价买入的机会,于是我一路追跌,不断买进。2015年初,李笑来等人鼓吹,比特币价格即将步入万元时代,更加刺激我的神经。结果是,它再也没有涨到过历史最高位,最低跌到了2300元左右。2016年上半年,比特币迎来了一波行情,我在4700区间抛掉了大部分比特币。它最高涨到5300,仅持续不到一周时间,然后又一路下跌,目前稳定在4000元区间。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我没有卖在最高点,这是非常值得激励自我的决定。 需要我反复回味的教训有很多:不要试图在最高位卖出、不要试图在最低位买入,我应当在两者附近下手;推崇比特币设计理念,并不意味着市场无法做空比特币,投资就是投资,和理想是两码事;另一个促使我果断抛掉比特币的原因是,冷静分析一下,即使它上涨到一万块一枚,手头财富也只是几十万而已,而且它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在长期持有五年的时间内,如果把原有资金进行固定收益理财,年回报率在10%左右,5年回报远胜于折腾比特币的时间成本和回报。投资就是投资,只看回报率,其他都是虚的。虽然两年前一路追跌买进的币,都高价卖出了,但其实回报相当微小,几千几万这种级别的回报,与付出的时间成本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像大多数人一样,我本能地喜欢退而求其次,在比特币价格高企的时候,我选择购买了白菜价的莱特币litecoin,当时价格是两百多块,如今已跌到二十几块,惨不忍睹。这和大多数股市散户不敢追高价股票,于是购买垃圾股是一个道理。他们希望垃圾股能上涨翻天,希望三四线城市的房价投资能有高额回报,结果让人失望。 在2015年,我开通招商银行香港一卡通,购买了腾讯股票,当时价格129港币,我在持有小半年后,在接近160元卖出;随后的故事是,腾讯股价已涨到214块。我不会无故后悔决定,但我要反思卖出的决定是如何做出的:从技术形态分析上,当时股票在一个小幅整理横盘期间,我认为它将小幅再下跌,我当时想法是先抛后低吸,但是,期待它能下跌到历史低位,结果是小幅波动后再次上扬,经过一个双底结构,它一路走高。我承认,我并没有在股票上投入过多心思,几乎一两个星期才看一次大盘,有点当儿戏了。现在的腾讯股票,是非常有趣的一个常见的投资困境:要不要追高?我决定追高,因为我不在乎那几万块港币,放几年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