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凯文·凯利被互联网从业者奉为“教父”,在国内IT圈子里有大批拥趸。他在新书《技术元素》里提出过著名的“一千铁杆粉丝”理论。如果一个艺术家拥有了一千个铁杆粉丝,他通过经营个人品牌所获得的收益就可以养活自己。 问题是,有了用户以后,如何转化品牌收益呢? 回顾微博时代的“粉丝大号经济学”不难发现,利用原创内容积累原始用户,草根大号陆续被少数团队收编,然后接广告实现营收分成,这一模式本质上是“经纪人”模式。由此不难理解,在微信时代的大号,选择加入诸如WeMedia联盟,成员共同消化广告,形式上类似于“自媒体品牌”经纪人模式。
所有人听所有人(二)粉丝经济学
在微信公众号成为社会舆论讨论主流的时候,新闻酸菜馆适时切入,第一批用到了自定义菜单、自行搭建手机版微社区,利用以有的节目听众做流量导入,在微信内实现双向互动,提高粉丝黏性。 相信这是大多数运营方对微信的期望。但实际效果如何呢?如今增加微信公众号粉丝异常艰难和痛苦,所谓的“用好微信号”对企业来说是一个遥远的梦。如果从新媒体战术角度看,一开始就“跳级”挑中了“声音”作为主要的内容媒介,然后把微信当作辅助性的平台,证明效果要好得多。 因为移动端声音平台有着强烈的用户体验优势。 声音媒介,在粉丝数量上有着绝对优势。即使一个稳定更新原创文字内容的公众号,达到十万粉丝量已经相当不错了。声音却可以实现“所有人听所有人”和“万人收听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