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观察,挺有意思。 就是经常在我奋力蹬车的时候,我身后常有其他人,慢悠悠的骑车。可是我骑行到路口,碰到前面是红灯,只好原地等待,结果后面的人轻松追上来。 一个路线,我们差不多同时到达骑行终点,没有差别。 忍不住就想起了某位长者的话:个人的努力固然重要,当然也要看历史的进程。 有的人踩准了时代的节奏,比如在正确的时间进入了某个行业,做了某个业务,就是比你厉害,取得的成果大。 不服不行。 最近的网络新梗太多,看的眼花缭乱。有个词颇有启发价值,叫“历史的垃圾时间”。 据说来自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米塞斯:“从经济学的逻辑来看,当某段历史正背离经济规律,个人又无力改变,且必然走向失败的阶段,就被定义为历史的垃圾时间”。 其实米塞斯没有说过这个词。更准确的出处,可能是NBA球赛。 当一场比赛双方比分悬殊巨大,剩下的比赛时间不再影响结局的时候,预感胜利的一方就会换下主力,让替补球员上场锻炼。 观众就会认为属于“垃圾时间”,没啥精彩看点了。 处于历史的垃圾时间,似乎个体的努力无关紧要。 这个词的流行,大概是与当下的公众体感,产生了共鸣吧。 有的人20年前买房现在躺赢,有的人没踩准入场节奏,股市、房价双杀,压力巨大。 万物皆周期,大势不可违。 我们要埋怨时代辜负了大家,还是依然坚信努力就有回报?
592 普通人还有币圈投资机会吗?
2014年3月,新闻酸菜馆做了两期比特币节目,向国内布道加密货币和区块链的概念。 节目标题叫“比特币:一场伟大的社会实验”。当时的币价是不到人民币三千块。十年过去了,币圈发生了太多故事。 有太多人真的一夜暴富,也有很多人一夜爆仓。中国大陆再也没有主流媒体说比特币是旁氏骗局了。 新事物诞生,总是面对各种质疑不解。没关系,很正常。听众也别懊恼自己当时为什么没敢下手买几个,囤着不动,现在也是大几百万的财富了。这场伟大的社会实验成功了吗? 我觉得目前并没有。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是比特币的创始人,他主要通过电子邮件、论坛帖子和比特币白皮书来传达他的观点。中本聪嘲讽的各国央行继续印钞票,个人跨境汇款依然依赖各种银行通道的费用剥削,政府不断地救市。可是比特币已经远离它的“去中心化”理念,全球算力集中度很高。比特币筹码越来越集中在财团、国际资本大佬的手里。一次比特币转账的手续费非常昂贵,甚至比传统银行还要贵。与当初的愿景相差甚远。 诞生初期,有人在加密论坛问中本聪,你预测比特币的价格未来会怎样?中本聪说,它要么一文不值,要么变得很贵。2024年,它变得越来越贵。早期,美国有人用一万个比特币,换来一份披萨。今天,一个比特币的价格就超过人民币50万块钱。那应该是人类历史上最贵的一个披萨了吧。 以下是一些被广泛引用的中本聪言论:我一直在研究一种新的电子现金系统,这是一个完全的点对点系统,不需要可信任的第三方。政府擅长切断像Napster这样中心控制网络的头部,但像Gnutella和Tor这样的纯点对点网络似乎能够维持自己的运作。拥有一些比特币以防万一它被广泛接受或许是有意义的。如果足够多的人有相同的想法,那就会成为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我们提出了一个不依赖于信任的电子交易系统。 我最喜欢的是这句:“If you don’t believe it or don’t get it, I don’t have the time to try to convince you, sorry.”如果你不相信或不理解它,我没有时间去尝试说服你,抱歉。 人生苦短,大家各行其是。你认为哪个池塘里有鱼,你就去哪里。像中本聪一样,别和他人争辩。普通人还有币圈投资的机会吗?有也没有。看你真正相信的是什么,能否跨过认知的门槛。这个圈子信息差很严重,且听本期节目,让主播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