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7 你以为你会报复,但是你没有

上周我们公众号发了一个关于报复性消费的互动话题,大家在留言区讨论得热火朝天: 中国人的报复性消费开始了吗 看来这是大家很感兴趣的话题,而我们关注的是“报复性”这三个字。事实上,我们生活里经常出现类似的名词,比如“报复性晚睡”,“报复性童年补偿”,“报复性暴饮暴食”…… 所以这期我们就聊聊“报复心”。 当然先声明,这里的“报复”不是“报仇”的意思,而是一种心理性活动,我觉得掌柜举了一个例子特赞,就是股市里的“报复性反弹”——行情连续跌了几天之后,必然会有一个反弹,这和我们要聊的报复性心理活动很类似,往往有三个条件: 1、有强烈欲望 2、被压抑 3、有能力实现 一旦具备了这三个条件,很多报复性的心理就会被释放了,比如白天一直被压抑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睡觉前就会报复性的晚睡,宁可刷手机刷到凌晨。童年一直被压抑买玩具,长大就会给自己或者孩子大买特买玩具…… 这里还涉及到很多有趣的消费心理,比如被限量限时的商品就会特别容易被抢购。节目里掌柜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国外的镇子上每天跑步的人不过是十几个,因为疫情而被禁止跑步之后,每天偷偷跑步的人变成了几十个!毕竟你想做就能做的事,和让你做才能做的事,给人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带来了被压抑的欲望。 当然,报复性心理有着很积极的一面,会成为很多人前进的动力。“今天你对我带搭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很多人年轻的时候,都因为别人的轻视或者被拒绝,从而激发出“报复性心理”:我一定会让你后悔的!并在这种心理下,努力学习、减肥、健身、赚钱……让自己变成更好的自己。 至于报复的对象是谁呢?其实往往是我们自己。 所以报复性心理的结束,往往是我们“放下”执念的时候,当对最初的欲望已经不在乎,嗯,“我与世界和解了”。 这样想想,仿佛近年来自己已经几乎没有报复心了,说难听点就是缺乏斗志。 所以发现报复心也许是年轻人的特权吧,有证明自己的激情,有翻盘的时间和可能。 那就珍惜你的报复心吧!

校长开房的逻辑

几周前的某一天中午,我在家里吃饭的时候,手贱打开了新闻频道午间节目,他们在做一期知青下乡多少年的纪念专题。这事引起了我的一点兴趣。CCAV会用什么态度表述知青事件呢?毕竟荒唐的上山下乡运动把几十万青春萌动的小伙子姑娘们骗到了田野里,老汉的被窝里。 结果CCAV让我大跌眼镜,播音员用动情地语气说,知青运动为作家和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生活创作素材,一批优秀的当代文学作品就是反映知青时代的。屏幕上亮出了梁晓声、王小波等一批人的名字。 这种混蛋电视台的混蛋逻辑是这样的,我把你逼到恶劣的环境不仅是没错的,还是值得表扬的,因为我给你提供了磨炼人生的条件;照此逻辑,美国奴隶主折磨黑人是没错的,不然你怎么会写出汤姆叔叔的小屋? 然后潇湘晨报的评论员把这种逻辑又玩深了一级。这不校*长开*房案闹大了,据说牵扯了某市*政府里的高级*领导,水深得很。潇湘晨报说,两个丫头不检点嘛,跟校长一起出去,全社会应该反思小学生是怎么了,自甘堕落。仿佛校长是一个被勾引的无辜者。据扯,那地方*官*员流行一个说法,处长必须睡一个女孩,才能升官,谓之“破*处”。我很有理由相信,下一步大*陆官*员就可以吃*人*脑了。 洗$脑的核心战略是,对社会公众进行基本逻辑观的渗透破坏。全世界任何一本讨论Gov统^治的社会学专著都会涉及该领域。而老百姓对逻辑体系的进攻是很没有抵抗能力的。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