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8 低欲望社会

2022年真够狗血的,上半年抢菜吃,下半年抢药吃,还都抢不到。 上半年社会管控,经济形势不好。年底了全面放开,经济也没见得恢复,大家更不敢去公共场所了。 就谈自己的亲身见闻吧。 我的小区旁边,某APP买菜配送站,晚上八点就显示配送运力不足,今天已经预约满了,无法配送。不仅买菜缺少送货员,快递也是。你有没有发现,最近快递配送的时间也更久了?当然啊,狗东家的除外。 距离春节还有一个月时间,接下来会怎样,猜不准呢。专家说,这一波爆发要至少到明年三月份,希望专家这次靠谱一点。 看了本书,是日本著名管理学家,大前研一的畅销书,叫《低欲望社会》。大前研一抨击的是日本社会,不过细细读来,瑟瑟发抖,似曾相识的感觉。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影响了无数人的生活。公众的预期、生活理念,也受深远的影响。 啥叫“低欲望社会”呢?大前研一解释:日本人口减少、社会高龄化严重、失去上进心和欲望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国民持有大量的金融资产,企业也有高额的内部准备金,却未能有效运用资金,无论是货币宽松政策或公共投资,无法提升消费者信心,撒钱政策亦无力振兴经济。 讲人话就是,年轻人躺平,不结婚、不生子、不买房、不奋斗,老年人有钱,但是克制消费,日本GDP怎么可能增长? 甚至啊,日本风俗业都在落寞,人们宁愿宅在家,使用虚拟网络技术满足自己,也不愿意去实体消费。像是御宅族、森系女、草食男,这些词都是日本发明出来的。 没有那种世俗的欲望,没有攻击性与斗志,可不是食草类动物吗? 你觉得中国会进入低欲望社会吗? 公众号:酸菜馆播客

中国书法的“形”与“势”

中国的书法艺术真的有趣。 书法里有“形”与“势”,单字的形,与整篇的势,都可长久的欣赏把玩,一个人的精神显化在字上。还有诗,我读英文诗,真的欣赏不来其中的美,不得劲,里面的气聚不起来,中国的古诗韵律,那就跟吃了果子似的,回味不绝,口齿留香。 至于哲学命题,为什么中国人的思维没有培育出西方的科学精神,我们擅长意境,天人和谐。 我想到两个故事,很能代表中西方的精神异同。 一个是两小儿辩日,到底太阳早晨和中午,哪个离我们近,孔子回答不上来。 一个是苏格拉底麦田里最大的麦穗故事,故事情节很简单,怎么找到麦田里最大的一颗?把麦田分三段,第一段,观察大麦穗的特征,第二段,找到规律验证是否成立,第三段,根据模型找到那个区域最大的。它是西方人科学思辨的基本结构:1、先观察现象 2、提炼模型 3、验证模型。 西方是讲究工具方法论的。 如果没有工具方法论,王阳明趴在地上观察竹子,盯到眼瞎又能看出什么成果。他的格物致知,是缺失科学方法的观察,是人文的、感性的。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