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与现实的关系:把两者比作一本书的连续页码,书是连贯性的。梦与现实的区分是醒的一瞬间。 叔本华的思想继承康德。时间、空间、因果律三要素。唯物论的缺陷在于它的一切从物质出发,就像一个人试图拉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提起来。充足根据律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前提。 表象的世界与意志的世界。表象分为直观表象与抽象表象。先验与后天获得的认知规律。 理性是感性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光的折射原理是理性认知,但无法改变眼睛观看的效果。 意志客体化的最高级别是人。物自体、事因学、充足根据律 我阅读这本书,获得了极大的精神享受。在很多章节的阅读瞬间,我读到了熟悉的论断。叔本华的思想,让我多次想起庄子和周易。庄子讲一个人的自由,举例是“御风”。但是借助风的力量,仍然是借身外之物,并不是完全的意志自由。庄子用了更为抽象的文学表达,“御乎天地之外”是少年时代的我无法理解的概念。 这本书的结构像是《圣经》的旧约与新约的关系。所以你在前半部分,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初论,是十分枯燥不可捉摸的。但是,后半部分,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再论,极具阅读快感。叔本华讨论了从意志与表象的角度,如何去理解绘画、笑、美学、道德、法学、自杀、利己主义与英雄主义,让我欣喜若狂。性格是天生的,无聊、痛苦是人生不停摇摆的两个极端状态。灵魂是人们在思维中抽象出来的东西。 我不知道Hitler是否吸取了叔本华对法学和国家意志的一些内容。叔本华讨论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都带有浓厚的悲观色彩。在很多时刻,我内心怀疑,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并不是由康德的哲学体系衍生出来,叔本华就像是个佛教徒。报复他人其实就是在报复自己。自杀的人是愚蠢且懦弱的。哭和笑,让人们看到自己感知别人的能力,让你意识到,你还没有绝对的麻木不仁。叔本华说,对死去亲人的悲伤,是因为从别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命运,因而悲伤,我完全不能认同这种论点。 我完全认可萨特的那句名言:他人即地狱。意志自由表现为现象就是对生命意志的否定。叔本华认为,自杀是对生命意志的完全肯定,因为自杀的人是徒劳愚蠢的。禁欲主义就是在否定生命意志,试图用这种方式获得绝对的意志自由。 爱情与同情具有同一性。 总结:我非常赞赏叔本华对绘画、音乐、艺术、建筑的理解,这是本书让我收获最大的部分。但是,在哲学核心上,叔本华的书让我更加推崇佛教的价值观,他好像是一个不自知的佛教信徒,他的整个哲学体系的演绎,恰恰证明佛教的伟大。 另一层面,我似乎觉得,佛教和老庄一派,就像是两队不同的人马,他们都找到了人生的终极答案,但是选择给世人两种不同的精神道路去走而已。 我不太认同叔本华关于道德起源的讨论。如何让我用一句话去解释(道德美德社会公序良俗)的产生原因,那就是:道德是自古以来博弈论的最优解集合。一个遵守道德契约的社会,是社会成员之间交易成本达到最低化的社会。 你能感受到,我所谈的核心其实是在经济学框架内得到的结论。 我所读的版本是中国华侨出版社段远鸿的翻译版本。必须要明确说明,我对这个版本翻译非常不满意。我曾听闻,德语是最适合思辨的语言,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能体会出来译者在某些词汇翻译上是很吃力的,也许是无法在汉语体系中找到绝对合适的对应词。 思想就像游鱼,文字只是笨拙的捕鱼工具。以上我谈了很多,能表达我想法的准确度估计不到七成。有的哲学家“述而不著”,自有他的考虑。 我和你聊天,你我谈的每一句话,如何去理解,跟当时的环境氛围,甚至谈话的语气、语调,都有极大的关系。但是一旦付诸笔端,就会在一定程度上被歪曲,奈之如何。
一生所惧
第一次看见余华的那篇小说,名字竟然叫《我胆小如鼠》,让我有些犹豫。我胆小如鼠,这些年来种到了我的潜意识里,时不时翻出来想一想。这周有一天在餐厅吃饭,一个人,我就突然想起来这件事。 反思自己的生活,就觉得胆小如鼠是件很可笑的事。你想想看,一个常规的成长过程,总有一个符号,让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恐惧。换做是女孩子,恐怕就是她们时常在恶梦里出现的那种东西。青春期以前怕父母,学校生活里怕老师怕考试,毕业工作后怕领导。我有一种感觉,害怕成了一个人的习惯式的反应。但是,你究竟怕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