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20岁,她19岁。我的身份是上海某花园大学的大二学生,在没钱没女朋友没事做的因果顺序下,迫切地想找一份兼职来练练手。她是上海某著名学府的大一小朋友,却已经在上海某不知名画报里做实习生,实习期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市场推广,产品是预充值购物卡。你可能在某个寂寞的深夜叫出租车的时候,听司机师傅谈过体会:她们学校女生挺漂亮的,就是有点贵。
那段时期,我沉迷豆瓣,天真地以为豆瓣里活跃着许多只会优雅喝咖啡的,充满浪漫忧郁气质的单身好姑娘。后来我明白,上海女孩喜欢白天在星巴克里等人,然后晚上去七浦路夜市淘廉价的地摊丝袜,忧郁的气质也只是在月末看银行卡余额时最为明显。
我在豆瓣兼职小组看到她代表公司招兼职,留有邮箱。万能的Google帮我介绍了一下她的基本情况,我决定投一投简历,并且邪恶地把自己的照片放到了简历里,因为预期效果不会差。晚上收到回复,加QQ聊,于是成了朋友。
某一天,她打电话给我,说公司准备周末办一个“职场成功人士”讲座,地点在上海科学会堂,问我有没有XING趣?电话里我不知道她说的是哪个XING趣,只能说有。于是周末就去了。那是我第一次参加所谓的成功人士讲座,一场讲座听下来,效果很差。因为那时我刚刚读完厚厚的两本《论意识操纵》,那是前苏联作家论苏联解体的经典著作,和政治寓言小说《1984》有异曲同工之妙。我完全是带着揶揄挑刺的心态去听讲座的,当然很失败。
所有的成功人士讲座都和传销洗脑套路相似:说一些半虚半实的道理,请上祖师爷卡耐基,介绍身边富足人士的奢华,展示财富的美妙,最后再刺激你一下,敢不敢?!想不想要?!等等。你可能会唱乡村流行歌曲老鼠爱大米,却可能不知道,它最早是广东传销组织内部洗脑时的经典曲目,估计歌词的原作者此刻还在提蓝桥监狱里45度角仰望星空吧。
恰是因为这些我本不该知道的事情,本不该看到的书籍,我对“公司文化”一词抱有敌意。说句真心话,我对任何宣传说教都持怀疑态度。这种态度导致我长期的闷闷不乐,因为我找不到一以信之的精神寄托(我的领导除外)。在以上心理背景下,当我拿到《壹百度 百度十年千倍的29条法则》一书后,我第一件事情就是访问百度文库,看有没有该书的电子版。
七浦路廉价地摊丝袜比同等价位的淘宝货要好←完全找错了重点的评论
真是聪明人,一说就会设置头像了,头像不错哈!
掏钱就是主旨!你的语言很隐晦啊!完全可以直白点嘛!
你一不更新,只能看以前的文章了,速度更新啊
兄弟,打飞机还要休息呢,别急嘛! 😆
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啊,我都听不懂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