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天生性格不同,有的人习惯享受独处的光阴,有的人害怕独自一个人的状态。害怕独处,我把它叫“空房恐惧症”。
能够一个人好好的生活,是一种很强的本事。这样的人有很好的自律和毅力。什么是好好的生活,我的标准是吃得香,睡得沉,醒得早。住的地方不在乎空间大小,在乎洁净度。如果还能时不时地自己做饭,洗干净碗,偶尔有一些社交活动,那就是好好的生活。
朋友们是这么为不规律的作息找理由的。他们说,人生的三分之一是睡过去的,太不值了。现在疯玩,老的时候有得是时间睡。可是啊,身体生物钟规律告诉我们,老年人是最难睡饱的。
有人开玩笑说,同性恋不需要生育,对社会大有裨益。那独处的人就是社会殉道师了。
我有一定地科学迷信观念。比方说,我相信大多数行为可以在生物学角度找到答案。一个人的性情如何变化,不是源于心智,而是源于身体上的变化。性格在二三十岁基本固定了,怎么会有大的变化呢?久居没有性生活的女人,脾气特古怪,我想她的身体激素失调了,性情的变化是结果,是表象。长期酗酒的人,容易激动,说话冲,无法自控。原因是酒精一直在刺激他的脑神经,扩张他全身的血管。
独处久了,人就变得可耻。这跟你的情商无关,这是生理必然结果。可耻在似乎漫无目标,形散神散;可耻在浓厚的钝感力,对外界一切都迟钝了,没有情绪的刺激,没有同情心,没有愤怒感。可耻在没有把最宝贵的时间财富用到最精彩极致。
长期一个人,和长期两个人,都是极端。我跟amber wu说,生活的矛盾是,你总想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摇摆。amber说她思考为什么美国佬跟她同居三年分手,得出结论是不该同居。
我不置对否,因为我觉得人不会解决上面的矛盾,我们在煎熬中学会跟无聊做朋友,离这一端太近了,就稍微挪开一点。
如果一个人习惯了,也能好好的跟自己相处,为什么会变成那种“可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