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定位》第五章-你不能由此及彼

1 “我能行”和“你不能由此及彼”。 解读:为什么很多企业喜欢说“我能行”?因为企业家们认为,他们有足够多的钱和资源,去和一个细分市场的行业老大对抗,替代市场领导者的地位。书里介绍了美国早期计算机行业的竞争案例。这些说“我能行”的企业,最终以失败收场,浪费了大量金钱。原因是,他们没有明白,顾客心智的力量非常强,并且很难被改变。IBM在彼时就是计算机的代名词。为什么作者强调“你不能由此及彼”?直接与领导者对抗不是明智的做法,此类做法违背了心智规律。所以作者给了建议:开创一个新品类,成为新品类的第一。 应用:牙膏产品是一个典型的应用场景。当竞争对手抢占了“防蛀牙”这个特性,后来者就不要再去抢占这个特性,而是开创一个新品类,去抢占心智第一的位置。例如,开创“防过敏”牙膏、“美白牙齿”的牙膏。 2 许多年来,有人认为定位广告就是在广告标题中提到竞争对手。这未必全对。 解读:定位与提不提对手毫无关系。它必须做到的是,在搞营销活动之前,先“考虑”竞争双方的强势与弱势。当你已经是行业领导者品牌,你没有必要在广告中提及竞争对手,因为这样做反而会让顾客心生疑惑:难道你不是第一品牌吗?但是对于那些非领导者品牌,在广告中提及对手可以理解是“重新定位对手”,让顾客在选择商品的时候,有了新的选择维度。 应用:苹果公司在早期做了一系列的电视广告,主题叫“hello, I’m Mac, hello, I’m PC”。每一条广告都提及了竞争对手微软公司,但是广告就是在拿竞争对手的弱势做文章,强调自己的强势:Windows系统不有趣,病毒多,是古板的人使用的。Mac漂亮有趣,不怕感染病毒,是富有创造力的人群使用的。 3 问题不在于“做什么”,而在于“何时做”。 解读:要想通过额外的努力去获得较大的收效,就应当尽早建立产品的领导地位,这才是弥足珍贵的。每个行业总是有一个强大的胜者和一群失败者。“何时做”的意思是说,你要观察市场上,顾客心智已经存在哪些梯子,梯子上都有谁,谁是行业领导者,行业领导者的强势和品牌特性是什么。当顾客心智处在空白阶段,那你要赶紧抢占心智,时机很重要。当你是晚来者,顾客心智已成熟,那你可以开创新品类,或者寻找新特性。这是在不同的时机,做不同的选择。 应用:国内有一个品牌“极草”做冬虫夏草生意。作为一种滋补品,消费者对冬虫夏草的理解是买一只完整的冬虫夏草食用。“极草”品牌打的广告语是“冬虫夏草,现在开始含着吃”。这家企业把冬虫夏草研磨成了粉,做成了药片,广告宣传说这样吃吸收更好,营养保留更完全,就是非常聪明的案例。“极草”不仅试图开创一个新品类,还用饱和攻击的方式,抢占顾客心智,让社会迅速认识到这个新品类的领导者品牌是谁。

如果腾讯抄袭你怎么办?

品牌需要定位的逻辑是这样的:如今是产品过剩时代,顾客挑选的范围太广。 同时,消费者每天接收的信息噪声太多,真正有效触达到消费者的营销信息很少。 所以,品牌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在一个狭窄的地带,与某一类用户群体沟通,占据顾客的心智。 我的两点感受是: 品牌有几种方式找到定位,也就是在顾客心智中的位置。首先是先看市场上,有没有空的地带没被填补,企业实力能否抓住这个空白地带。 例如,在羽绒服行业,百元价位段到万元价位之间,有一个很大的空白地带,为品牌留出了空间。 其次,如果行业竞争对手丰富,各价格段都被占据,那么可以另辟赛道,做行业的搅局者。比如,宣传一个新的特性,让顾客在购物时多了一个考虑的因素。 最后是重新定位你的对手。我认为这个手段较难实现,对企业的资源实力有很高的要求。 很多创业团队会被投资人问到一个问题,如果BAT模仿你怎么办?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BAT的实力显然强大,可动用的资金、渠道、用户资源远胜于初创团队。认识定位理论后,创业团队其实是有方向的:首先是抢先占据用户的心智,让顾客把品牌与品类划上等号。心智一旦建立,很难改变,这对创业公司非常有利。 其次是BAT的反应速度。往往初创团队有了一定商业规模后,才被盯上模仿,这个时间窗口对初创企业是有利的,应尽最快速度抢占市场,抢占用户心智。 第三点是重新定位自己,即使BAT模仿你,你也可以聚焦自己的业务,细分顾客群体,只服务一个很小的细分市场,同时兼顾市场回报率。 创业团队可以打侧翼战,做好长期做战的准备。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