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桩入门日记气涌感受

站到三十分钟后,前胸紧张,呼吸困难。明显地感觉到心脏跳动的振动感和声音。 有时候,心脏不舒服,绞痛。 右手胳膊沉重。 双手无意识地用力按气海。正确的姿势是轻贴在气海穴上,不要用力按。 膝盖不再紧绷。 有点理解“上提玉楼”,“耳后高骨”的意思了。 气从后背,自下向上顶到后脑部位的感觉明显,喉咙气涌感觉明显,气冲到尾骨的感受明显。下腹无甚感觉。 几天前,我用力按了下丹田位置,从丹田到最下部,隐隐痛了两天时间。 站桩三十分钟后,头部有点不自主晃动,不知何故。 夜间11点时段开始站,效果尤好。 我组织了修行站桩交流群,里面有资深老师免费指导,进群微信私聊 stevewzg

站桩体会《逝去的武林》

我从一个初学者,用了三四天时间,就体验到了气沉丹田,气流涌动全身的快感(小周天?),实在是太顺利了,太舒服了。然而接着的几天时间,我没有复现那次深夜站桩获得的感受了。 真气运行的感觉是有的,但不很强烈。 马世琦老师在《顶天立地的功夫》书中多次提到《逝去的武林》,所以我从长宁区图书馆借到了这本书。 拿到书粗读几页,如获至宝,实在是精彩!形意拳的前辈大师,李存义、唐维禄、尚云祥、薛颠,个人传奇故事,让晚辈有幸听闻民国那个逝去的武林。 这本书是李仲轩口述,徐皓峰整理的。书中谈站桩的心法,和马世琦老师几乎一样。 都说站桩功效大,妙处多,但坚持者实在少。 稍有区别的是,《逝去的武林》说,站桩的左脚要正前方站着,但是右脚稍斜侧一点,我不知缘故。 李仲轩老师又提到,形意拳的站桩不是全然静止,也不是修禅入定,而是静中有动。在站桩的过程中,四肢身体有细微的动作,以练功夫。外人看不出来你在”动“。 书附录了《内功四经》,让我亢奋得不行。我昨晚深夜初读了一遍,大师们诚不欺我!说得内功心法路数都一样! 我有一些困惑是,下鹊桥的方法,仍不得妙门,还有胳膊的摆放位置,也不甚明白。前虚后实。 上提玉楼,玉楼者,耳后高骨也。其实就是整个头部的方法,不太懂。我需要细微调整,再感受摸索。 大陆高校中医学专业教材《针灸学》,我准备买书,系统学习一次人体经络。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